搜索
西新区 首页 西海岸百科 青岛市志 查看内容

青岛市黄岛区红石崖办事处——大殷村

2022-5-23 19:10| 发布者:青岛史志办| 查看:5805| 评论:0|原作者: 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来自: 黄岛村落

摘要:大殷村,位于胶州湾西岸,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驻地以东2.5公里,大营顶以北。东邻浮法玻璃厂,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北邻“胶﹣黄”铁路、“张﹣黄”公路,公路以北为海岸线,长3.6公里,与胶州市隔海相望;西与小殷家 ...

      以前,村西有碾屋两处,村东有石碾三盘,用来加工谷物。

      本地解放后的1947年,在党的领导下,村干部殷增茂、殷瑞桢、殷瑞伦等,带领村民修建了绕村围墙街头、巷口装上木制大栅门(闸连门),白天由儿童团站岗放哨,夜间由持枪民兵值班,反击国民党特务和还乡团的抢掠烧杀。至1949年后,围墙才被拆除。现殷业孝家南墙处还有残址。

      解放战争时期,人们积极出夫支前,运送军火物资,抬担架护送伤员。全村共出夫30多次、100多人,支援过淮海战役、济南战役、兖州战役、诸城战役等。历时少则十几天,多达半年之久。村民们还踊跃参军参战。其中,代表人物有:

      殷增暖(1926-1946年),1946年参军,在兖州战役中牺牲。殷瑞修(1931-1948年),在淮海战役中牺牲。二人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殷瑞贤(1923-1991年),1946年在红石崖区公安局工作,同年参加解放军,1947年人党。参加过渡江战役、福建剿匪战斗。在解放内蒙古战役中,荣立三等功一次。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1955年退役。

      殷瑞建(1919-1994年),1947年参军,在解放兖州、诸城战役中负伤两次,为三等伤残。1958年任人民公社水产部长,1961年回村任党支部书记。

      殷增乐(1925-2000年),1946年参军,参加过诸城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

      孙存仁(1928-1971年),1946年参军,中共党员,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福建剿匪战斗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1953年回国。

      殷增茂(1906-1970年),1946年人党,时任红石崖乡联防地下党组组长,兼任红石崖地下党联络站副站长。其公开身份为毡制品经营店“庆昌”董事,后任镇公所所长。1947年秋初,党组织秘密通知他去现胶南市黄山镇石灰窑村,研究布置淮海战役出夫工作。当步行到现胶南王台镇徐村附近时,被三名敌特跟踪。他绕谷秸垛,蹿山沟,4个多小时后,才甩掉了敌特。到达目的地时,已累得口吐数口鲜血。1948年的一天,他与民兵殷德聚由红石崖解家村东岭沟下秘密护送党的干部去薛家岛。三人串沟过岭,安全到达目的地辛安管家楼村北菜园茄子地。1948年,他兼任大殷村村长,带领群众站岗放哨,斗地主,反敌特,英勇斗争。1952年,任初级社社长、大殷村党支部书记,组织群众积极开展互助合作生产运动。

      殷瑞乐,自幼务农。1946年此地解放后,曾用马车为红石崖地下党联络站运送物资。1948年10月,青岛解放前夕,为准备撤退台湾,国民党军大部队进犯解放区薛家岛。25日,联络站派出7辆马车,由殷瑞乐带队,从红石崖往诸城运送重要物资。第二天从目的地返回时,因情况危险,其他赶马车的人不愿回来,他却把生死置之度外,独自返回联络站。26日,又用马车装满军需物资和党的机密文件,马不停蹄地运往现胶南。这时,国民党军大部队已进犯到王台。虽追兵在后,他仍冒着枪林弹雨,经张戈庄、徐戈庄、灵山卫等地,终于胜利完成任务。与解放军交接时,一匹骤子已累死。1949年青岛解放后,因他的档案流落于烟台浮山县,两年后被分配到青岛公路段工作。现退休住青岛。


1

喜欢

不喜欢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