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外正式发布了《青岛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 年)》,规划将构建“一环一带两轴”的更新轴带,培育“一核五极”的更新引擎,通过实施城市更新,将青岛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统筹完成城市结构重塑、土地集约利用、产业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运行效率提升、人居环境改善、历史资源活化、生态环境修复等八项任务。西海岸东区列入青岛市中心城区,而西区城区无缘青岛中心城区!
总体布局:“一环一带两轴”+“一核五极” 按照规划,青岛城市更新总体布局将构建“一环一带两轴”的更新轴带,培育“一核五极”的更新引擎。 在构建“一环一带两轴”的更新轴带方面,强化轴带空间引领,按照城市空间发展方向,引导高端要素向环湾地区集聚,通过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等不同主题的更新轴带,串联城市主要更新区域,引领城市有机更新。
打造胶州湾生态休闲环,建设全线贯通、慢行为主、生态休闲的环胶州湾生态公园,促进胶州湾“工业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型。打造胶州湾老城有机更新示范带,南起历史城区,沿胶济铁路向北拓展至白沙河,成为引领青岛城市有机更新的示范区、样板区。打造张村河科技创新轴和自贸区港城融合轴,引领老城区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在培育“一核五极”的更新引擎上,推动历史文化街区、邮轮港整体复兴,打造历史城区复兴核,引领青岛老城有机更新,带动青岛城市能级提升;提升浮山湾区域、重塑北客站区域、升级株洲路-张村河区域、重塑流亭机场周边区域、升级保税港区,打造城市发展增长极核。
四类对象:2025 年底前完成这些老旧小区改造 《青岛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确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内现状建设用地中,存在物质性、功能性、结构性问题的老旧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以及其他更新区为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更新对象。 其中,老旧住区包含老旧小区和城中村两类。老旧小区指建成年代较早、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的住宅区;城中村指城镇开发边界内布局散乱、配套不足、环境杂乱的村庄。
老旧小区以改造提升为主要更新方式,根据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三种类型。基础类改造要发挥财政资金主导作用,做到应改尽改;完善类改造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前提下,做到宜改即改;提升类改造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做到能改则改。2025 年底前,基本完成基础类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完善类改造,试点开展提升类改造。
城中村采取拆除重建为主、改造提升为辅的更新方式。城市建设重点片区、城市重大设施建设涉及的城中村,采取拆除重建的方式,注重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整合土地资源,保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空间供给;其他区域的城中村可通过改造提升的方式改善基础设施,消除安全隐患,增加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空间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品质
此外,老旧商业街区采取以改造提升为主、拆除重建为辅的更新方式。推进中山路、台东、香港中路、李村、正阳路等传统商圈品质提升,以体验化、数字化、特色化、社区化为导向,围绕业态品牌调整、空间品质提升、营销模式创新、交通组织优化等内容进行升级改造。发展新场景、新消费,结合个性化需求丰富体验类业态,将传统商圈打造成为品牌集聚、供给丰富、功能完善的重要消费承载地,激发消费增长潜力。
八大策略:张村河沿线定位青岛产业创新走廊 按照规划,青岛城市更新共包含八大策略,分别是城市结构重塑策略、城市文脉传承策略、公益利益优先策略、产城迭代升级策略、年轻友好城市策略、交通引领发展策略、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生态环境修复策略。 其中,要环湾赋能提质,引领城市结构重塑。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为主题的更新轴带,串联城市主要更新区域,以胶济铁路沿线更新为主轴,开展环胶州湾重点片区更新,完善城市中心体系和城市功能,优化用地布局,重塑城市空间结构。以环胶州湾区域为重点,塑造增长极核,引入高端要素,形成城市发展新动能。在传承方面,要传承岛城文脉,打造魅力历史名城传承百年文脉,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活化利用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讲好青岛文化故事,培育青岛文化品牌,激发老城活力,打造魅力历史名城。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将实施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迭代升级。按照坚守产业空间、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通过胶济铁路沿线产业转型、张村河沿线科技创新、胶黄铁路沿线港城融合三条主要更新轴线,构建特色产业走廊,促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胶济铁路沿线产业转型,塑造历史、现代、未来三个产业主题更新区段,成为青岛产业转型走廊;促进张村河沿线科技创新发展,以优美生态环境和完善的城市功能吸引创新企业和年轻人才聚集,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孵化等高精技术产业,成为青岛产业创新走廊;促进前湾港区域港城融合更新,强化海港、空港、陆港联系,打造国际合作产业聚集地,成为青岛对外开放走廊。
在生态策略上,规划保护修复胶州湾湿地,重点在大沽河、白沙河、墨水河、楼山河等河流入海处建设生态湿地公园;推进崂山、大珠山、小珠山景区保护修复,按照生态红线和城市绿线控制要求,逐步引导楼山河两侧、崂山水库西侧、小珠山周边等生态空间内建设用地退出,拆建复绿、还绿于民。贯通崂山流清河至唐岛湾滨海绿道;构建前海一线-胶州湾东岸-李村河-张村河-滨海大道的城区绿环;高品质整治太平山中央公园、浮山森林公园;开展团岛山、双山、楼山、女姑山等 60 余处山体公园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