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殷家村,位于红石崖街道办事处驻地以东1.5公里处,西北与胶州市隔海相望,西与郝家村一河之隔,东与大殷村接壤,南与东杨家庄村毗邻。地处平原,占地200亩。2006年,全村有420户、1333口人,居民有殷、张、孙、尹、刘、丁等姓氏,均属汉族。 据传,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胶州尹家庄有一尹姓家财万贯,对明王朝不满,有谋反之意。明王朝得知后,派兵要将其满门抄斩。尹姓骑上快马,沿胶州湾西岸海滩向南逃去,官兵在后紧紧追赶。时正值麦收季节,逃至大殷村附近时,村民们正在忙着打麦场。听到喊杀声后,人们发现是一逃难人,急忙用麦秸草把他掩盖起来,避开了官兵。官兵走后,尹姓人把实情告诉了人们,要求住在这里。当时的封建社会,家族族规很严,对外姓一律不收。但又同情他,便将其安排在离村半公里远的西草园、即现小殷家村址隐居。事情平息后,尹姓人回老家把逃生的老老小小也迁到这里,并改姓“殷”,建立了村庄。殷姓现已繁衍至13代。 当时,大殷村叫大营后,这里叫小营后。清康熙年间(约公元1681年),大营后改名为“大殷家村”(1958年又改称大殷村)时,小营后也改名为“小殷家村”,沿用至今。 清朝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张姓因生活贫穷、听说沿海一带生活环境优越,携儿带女从现胶南市张家楼镇松山子村迁来。现已繁衍至10代。 清朝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孙姓因家族人多地少无法生活,欲往沿海地区闯荡,便从胶州宾贤村迁到这里。现已繁衍至11代。 殷姓另一支原是大殷村人,因弟兄分家,于清朝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分来居住。现已繁衍至11代。 刘、丁、杨、赵、马等其他诸姓,都是1990年后陆续迁人的。先人们割来山草,用泥土夯墙,盖起“草披屋”防风御寒。后来,又利用海滩上的碎石,盖起了半石半土的草房。用松脂、食油照明,用石碾、石磨加工粮會,仅仅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一部分人租种现柳花泊独垛子村大地主“顺兴”的土地。另一部分原为海北人,凭借海上捕捞经验“下小海”,从事渔业生产。 先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劳动,过着俭朴的生活。男人们起早贪黑,下地种田;女人们“下小海”,挖蛤蜊、牡蛎,捉鱼摸虾,养家糊口。后来又利用小拉网,捕撈鱼、虾、蟹等海产品,生活水平略有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又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和智慧,逐步由浅水捕捞发展到深水捕捞。用筏子(俗称胶楫)从事近海捕捞,以打“小网”(俗称小圆网,因网具放进海中后呈圆形张开而得名)为主。后来,开始建造俗称“舢板”的木帆船,有一丈二三尺(约7米多)长,在胶州湾、灵山岛等海域捕捞。还凭着逐渐成熟的航海经验和技术,逐步由近海发展到远洋,在东到海阳、南到小口于及江苏连云港等海域进行捕捞。 1945年本地解放。在党的领导下,村民们积极参军参战,出夫支前。 村民孙仕玉,1947年加人镇公所(现边防派出所),同年人伍,参加了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辽沈战役。1951年,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任过营长、团长等职。1978年离休,现住胶南干休所。 全村有48人共出夫支前三次。1947年,第一批由村民孙仁友、张文秀带领担架队,到达过诸城、临沂、黄河岸边。第二批为小车夫,共出动小木轮车6辆运送军粮。第三批是在1948年,由村民张林笔、殷瑞全带领20人,到诸城等地转移伤员。 1951年,村民孙兆荣、孙兆和、殷瑞锦等七人加人解放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9年复员,现在家安度晚年。 新中国成立后,村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56年,全村共有小木船102只。1969年,村里用上了电。20世纪70年代,人们又建造了二三尺长的大木帆船,进行远洋捕捞。南到上海以东及“五条沙”等海域放“流网”(网上有一条大网弓,下面有石网脚,随流冲动)。每船带80-100根网,在海上作业长达60天左右,主要捕捞鲅鱼、刀鱼、白鳞和其它杂鱼。船上没有冷冻设备,又无冰块,就把鱼加工成鱼片,用盐腌起来。每船可捕捞2万多斤。为了多捕鱼,又制作了“四眼网”(网扣4厘米),主要在近海捕对虾,支援国家出口,换取外汇。还制作了“三层网”,大大提高了捕鱼产量。到1975年,又新增大木船34只、20马力机船一艘。渔业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由于不断创新,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人。1980年,全村仅渔业收人就达40万元。 那时,每年大年初一清早,渔民们就来到村北海岸边“祭海”,摆上供品,烧纸焚香,燃放鞭炮,跪拜海龙王,祈求海上平安、一帆风顺、多捕鱼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实行大包干,所有的船只下放到村民手中。人们用小船从事渔业生产,用+船搞运输,从海西向青岛运沙,从大窑向青岛运砖瓦水泥,从海北运回河泥供大窑制瓦,经济收人进一步提高。 1976年,村里出地120亩,由红石崖人民公社投资建设了砖瓦厂,安排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20世纪70年代,村里实行整体规划,整修东西、南北大街各2条,宽为10米,形成“井”字形布局。胡同宽4米。草房变成了瓦房,结束了“草披屋、棂子窗”的历史。 先人们一向重视教育。早在1922年,村民张林亭便利用自己的房屋,办起了第一所私塾,招收学生12人,主要教授《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五经》等内容。1936年,私塾停办,学生去大殷村求学。后来,学生在村里读完四年初小,毕业后在红石崖或管家大村上五、六年级。那时,原红石崖镇没有初中,中学生需到辛安或王台就读。 20世纪60年代,村里盖起教室18间,购置桌凳100套,从村民中挑选教师5名,成立了小学。全校1-6年级共有5个教学班。2000年,学校合并到红石崖中心小学和建工小学。 目前,全村已有硕士生1名、博士生1名、本科生5名、大中专生12人。 20世纪60年代,村里活跃着一支业余宣传队,有20名人,由孙兆宽组织,自编自演。1973年,演出了经典戏《白毛女》,还到建材厂、山曹、岛耳河等地演出20名场。在修东风水库时,演员们一边劳动、一边演出,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1992年,村后建成了“胶﹣黄”铁路,并建有车站一处,占地100亩,方便了交通,也给村里的招商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村民们的小瓦房换成了大瓦房。还先后建起二层小楼房56栋。目前,全村有电话300部、手机180部,有大小汽车19辆。 近年来,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减少,村民们又把目光投向了海滩养殖,主要以养殖牡蛎、蛤蜊、对虾为主,且发展很快。目前,全村有88户村民从事养殖,面积达1000亩,年纯收人达30万元。 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人1.2亿元,人均纯收人6729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