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新区 首页 西海岸百科 青岛市志 查看内容

黄岛区柳花泊办事处西阿陀村

2022-3-1 11:22| 发布者:青岛史志办| 查看:479| 评论:0|原作者: 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来自: 黄岛村落

摘要:西阿陀村,坐落于昆龙山之东,大土石山之北,小珠山水库西岸,距柳花泊街道办事处驻地3. 5公里。北与胶南市韩家寨村相邻,东同刘家庄村接壤。2006年,全村有168户、518口人,居民有韩、薛等姓氏,多为汉族。黄岛村庄 ...
西阿陀村,坐落于昆龙山之东,大土石山之北,小珠山水库西岸,距柳花泊街道办事处驻地3. 5公里。北与胶南市韩家寨村相邻,东同刘家庄村接壤。2006年,全村有168户、518口人,居民有韩、薛等姓氏,多为汉族。

黄岛村庄――西阿陀村
1963年,大部分外迁的原阿陀村村民因怀念故土,相继搬回小珠山水库东、西两岸高坡上,建立了两个新村。本村因位于水库西岸,故称西阿陀村。

初建新村时,有居民120余户、500余口人,有耕地920亩。村庄占地180亩。村中有一条东西向大沟,长约200米,将新村分割成南、北两部分。沟南岸称南崖,建有东西大街一条、住户较为分散。沟北岸称北崖,建有一条南北大街,村民居住集中。南、北两崖的民房排列有序,每条巷道宽3米余。1976年冬,建成了一座沟通南、北崖的大坝,长200余米,坝顶成为一条大路。新村四周的柞树、松树、槐树等林木茂盛,果园成片。

1963年,村里设立了小学。1976年,村里用上了电。1973-1980年,在村西山涧中建起塘坝4座,可储水1万立方米。1980年,在村西南建起大口井1眼。1983年,村民吃上了自来水。1991年,在村南建成一眼直径25米、深6米的大口井,为现柳花泊街道最大的大口井。1995-1998年,在村西建成一座库容量为100万立方米的小二型水库。经过数十年的治山治水,人们彻底解决了水源不足、山洪危害的问题。

黄岛村庄――西阿陀村
村里充分利用山多、石多、地广的自然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和采石业。1965年,率先在山坡上种植苹果、桃、梨等果树260亩。1977年,始办采石场,生产石料和石子,供建设黄岛油港等工程之用,1985年停办。1990年,村里成立了有100余人的建筑队,承揽建筑工程,1995年停办。1995年,村投资300万元,大搞果林、蔬菜园地建设,被区政府命名为“千百工程”(千亩果园、百亩菜园)。

2002年,区城市建设局、青岛福瀛建设集团、青岛天泰阳光建设有限公司、青岛瑞源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电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单位和本村共同投资,修建了一条长1300余米、宽14米的入村大道,改变了村民外出越岭穿沟的状况。

如今,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家家户户住上了大瓦房,90%的户有电话,少数户有汽车。村里建立了老年人活动室和门球场等设施。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45万元,人均纯收人5985元。

喜欢

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