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3岁时吃黄桃被咔住了,已经不能说话,脸色快速变紫,那时候我没听说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慌乱中我蹲下让她爬在我的膝盖上,我用我的膝盖使劲顶住她的胸口,手握空拳自下往上拍她的后背,大概拍了5、6下,她把黄桃咳出来了,她的脸色马上开始变回来了。随后我联系了医生,认真学习了海姆立克法。
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孩子发生异物卡喉,如何急救?
当孩子被异物卡住时,应该抓紧时间,用救了100万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来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又称为“海氏急救法”,是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一种急救方法,也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1岁以下孩子:背部扣击法和胸部冲击法 1、将婴儿翻转面朝下呈骑跨状放在急救者的一侧前臂上,头部略低于胸部,同侧的手掌托住婴儿的头部和下颌,手臂可以放在同侧的大腿上。 2、用另一侧的掌根叩击孩子两肩胛骨之间的区域,给予连续5次有力的背部拍击。
3、固定孩子的后颈部,翻转成仰卧位躺在急救者的一侧前臂上,同侧手掌托住头部和颈部,使头部略低于躯干约30度,手臂可以放在同侧的大腿上。 4、用另一侧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乳头连线中点下缘的胸骨,给予连续5次有力的胸部冲击,向里向上,1秒1次。
5、依次重复5次背部拍击和5次胸部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是孩子失去意识为止。 提醒:在急救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孩子嘴里有没有东西出来,如果有东西,急救者应用手指将异物勾取出来,千万不要捅。并且:以上所有动作都是在孩子的头低于胸的情况下完成的。
1岁以上孩子: 急救者站在或者跪在孩子身后,双手环抱孩子的腰部,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住孩子脐部以上、胸骨以下的腹部正中线上,另一只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快速按压孩子的腹部,反复快速按压,直至异物排出。
提醒:在救助孩子的同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入院检查治疗。
家长们注意了,发生异物卡喉,这些急救法是“错”的!
对于很多没有常识和经验的家长来说,遇上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本能的给孩子拍背、喝醋软化、喝水或吞咽,但京妈要提醒的是,这几个最常用的方法,是错误的!千万不要这么做,不能因为这些错误的方法加重危险,或耽误抢救时间。 1、拍背。这可能是最先想到的,也最出自本能的动作,但事实是万万不能这么做!因为这样的做法可能导致“异物”越陷越深,特别是当孩子有呼吸,同时在主动、大声咳嗽排出异物的时候,拍背不利于异物咳出。 2、喝水。很多家长认为,呛住了就要喝水,也属于一个常见的本能反应,但其实这样做只会加重并引起呛咳,如果不小心呛进肺里,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导致窒息。
3、吞咽。当孩子被卡住时,也有家长会让孩子尝试咽下去,但这里有个医学常识,就是异物更容易从食管有三个狭窄,如果异物第一个狭窄深入到第二个狭窄,危险更大。 4、喝醋。如果卡住孩子的是食物,有些家长可能也会想到给孩子喝点醋来软化异物,但这里需要清楚的两点是:醋软化食物需要较长过程,而且醋也无法在异物滞留的地方停留。 记住这些急救误区,万一哪天身边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千万不要这样去救孩子,不仅救不了,反而耽误急救时间。
避免和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家长不仅要避免给不到年龄的宝宝喂食这些食物,而且要避免给宝宝买存在风险的玩具,及玩具上的小零件,要提前做好处理;另外,家里一些可能存在风险的小东西,要放在宝宝接触不到的地方。最好还要经常给宝宝讲为什么不能玩这些东西,让宝宝有安全意识,当然也可以通过安全知识的绘本或小视频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 再次提醒家长们三点: 第一,给宝宝添加辅食要合适,小月龄时避免吃容易被卡住的小而坚硬或粘性大的食物; 第二,在给宝宝吃东西的时候,养成良好习惯,不要逗宝宝大笑或到处乱跑; 第三,好好学学这个急救常识,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另外,这个“海姆立克急救法”不仅对于儿童异物卡喉很好用,成人发生异物卡喉也同样适用,只是方法不同,电影《人在囧途》,就有过类似的场景,一位老婆婆把枣核卡喉咙里了,关键时刻,王宝强用这招“土法子”还真管了用,老婆婆把枣核吐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