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市民会发现, 最近新区路上的“绿牌车” (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 新能源充电桩也不再是新鲜事物。 作为国家试点的新能源车挂牌城市, 自去年11月份开始, 新区正式启用新能源汽车专用车牌。
“与传统汽车比,开电动汽车真的很省钱!”在青大附院黄岛院区工作的于先生笑着说道。半年前,于先生花4万多元购买了一辆纯电动汽车,用他的话说感觉“很不赖”。
“我购买的车型续航约150公里,只用于上班往返的话一周充两三次电即可,充满消耗电量约15度,一个月的电费只需几十块钱。充电方法也很简单,将充电桩插头插在车上,五六个小时即可充满。”于先生说,之前开家里的燃油汽车,同样的往返距离每个月要花费700多元油费。
辛安的陈先生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以前开传统汽车,今年开始使用纯电动汽车。他介绍,使用纯电动汽车的成本要比传统汽车省很多,以前他每天要跑150元左右的油费,现在一天只需60元的电费。
随着新能源汽车逐渐增多,给车充电成了绕不开的问题。多位购买纯电动汽车的市民反映,有时开车在外,需要充电时,会遇到充电站距离较远的情况,希望未来规划更多的公共充电站。“若在电量不足时遇到去往郊区的乘客,我通常会拒绝这一单,因为充电桩多集中在中心市区,怕去了郊区开不回来。”陈先生说道。
调查发现,新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正在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充电设施等配套建设需求也持续增加。记者了解到,“我们成立了生态建设行动小组,专门负责推动新能源相关事务落地实施。”新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年底,新区将建成1000个充电设施和3000个专用停车位,进一步解决市民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