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已回复] 关于黄岛区黑臭水体治理的建议

新势力80后 发表于 2017-9-26 10:10:00|来自:韩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韩国
王书记您好!我是青岛泓莹河道物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友先。
    2015年5月,黄岛区小辛河是我亲自规划设计、全额投资、建设管理至今的DBFOT形式的PPP模式,收到各界人士好评。项目全额免费投资水生态系统建设实际费用1750万(城管局封顶1500万,企业仅收总投资额10%河道物业管理费150万/年,合同期限20年。含20年内清淤、水电、橡胶坝等设施管理费用)。

近日得知黄岛区已经做了河道黑臭水体治理新的规划设计,说明小辛河示范工程不再推广。
在此,我从专业角度提点建议:
1.黄岛区所有河道只有两岸景观打造,依然忽视了动态水生态系统、河道免清淤系统、垃圾自动分离系统,污染物移除、应用、节点、风控系统,冬季水体达标系统和净水应用系统。
2.设计过程中,依然忽视数据性排放标准与终身责任要求及按绩效付费标准。
3.依然采用水利水电、城市管网、园林园艺等外行资质设计,没有专业的水生态系统设计标准。
4.黄岛区河道海水倒灌,是破坏河道生态链节点的最大因素之一。
5.特别提示:在雨污分流达到100%情况下,30毫米内降雨,全部是面源污染的劣V类水体,已决定治理后依然黑臭、藻化、浮萍、芦苇、垃圾遍布及近海污染,希望设计者引起高度重视!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西海岸新区 发表于 2017-10-11 11:24:00|来自:韩国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韩国
回复单位:青岛西海岸新区城市管理局

    尊敬的网友您好!
    经落实,本次全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结合《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中的相关技术路线参照执行。主要从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几个方面来考虑。
    1、控源截污:黄岛区河道作为典型的季风区雨源型河流,外来污水的偷排漏排对河道水质影响十分明显,通过污染物的源头控制技术,将点源污染、面源污染进行有效控制和截流。点源污染主要是指以点源形式进入城市水体的各种污染源,主要包括排放口直排污水、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分流制雨水管道初期雨水或旱流污水等,通过截污纳管及提升截流倍数,将污水截留在岸上。面源污染则是以非点源(分散源)形式进入城市水体的各种污染源,主要是指城市降雨径流、冰雪融水以及禽畜养殖废水等。本次面源治理措施主要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通过在河道两侧采取植被过滤带、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生态雨水口、初期雨水弃流井等海绵城市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初期雨水污染物浓度、总量。非工程措施则通过法律制度、公众教育、路面清扫等措施,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总量。
    2、内源治理:内源污染主要是指城市水体底泥中所含有的污染物以及水体中的各种漂浮物、悬浮物、岸边垃圾、未清理的水生植物或水华藻类等所形成的腐败物。
    通过对河道内底泥清淤,将富含污染物的底泥进行清淤,确保底泥尽可能少的释放污染物质,避免造成水体的重复污染。
    本次整治在河道上游水力条件适合处设置河道拦污网、浮筒拦渣器等设施,主要针对河道水面漂浮物进行拦截,通过进行河道内漂浮物、悬浮物、水华藻类的打捞、岸边垃圾的清理以及定期收割河道内的水生植物,作为保持良好水质的一种长效机制。
    3、水质净化、生态修复
    针对河道水体氮磷物质超标、河道易富营养化的现象,可通过采用生态湿地、生态浮岛等生态设施,利用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将氮磷富集到植物体内,通过对植物的定期收割,将水体中的氮磷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后做后期处理。
    4、活水循环、清水补给   
    区内河道为雨源河道,受降雨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上游不受潮汐影响段,旱季甚至存在断流现象。
    由于河道距离中水水源较远,无可利用的再生水补充河道,本次通过在河道内建设坝体蓄水,延缓河道内水体流动时间,增加水体景观效果。在岔河上游钱塘江路泵站原址位置处设置污水处理站,将处理达标水回灌河道补充,达到清水补给的目的。待后期中水处理厂正式运营后,可考虑部分中水用于河道补水,形成河道流水常态化。
    结合本次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在控源截污、消除河道黑臭的基础上,运用水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截污控源、内源治理、活水循环、清水补给等措施来改善基础生境,修复和重建河道生态系统。本工程提出以下工程措施:
(1)两岸营造林带;
(2)河道护坡种植草坪或灌木;
(3)岸边保留现状芦苇等挺水植物;
(4)水流多样化;
(5)河道内保留现状芦苇湿地;
(6)构建多层次的生物链体系;
(7)河道管理常态化。
    通过上述实施,在整体提升河道环境的同时,达到河道水环境良性循环的目的,最终构建良好、生态的河道生态系统。
    另,对于小辛河示范工程以及达到的良好效果,区城市管理局将在本次全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中作为借鉴案例来参考执行,目前全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拟采用PPP模式进行投资、管理、运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保投资有效、管理到位、运营可靠。
    关于海水倒灌问题,经落实,黄岛河道大多为直流入海河道,多数河道下游存在该问题,但海水倒灌问题并非环境破坏原因,而是会将河道入海口段形成一段特有的临海盐碱性环境;本次设计在参考多方临海河道整治经验的基础上,在入海口段通过耐盐碱性植物的补植及贝壳类生物的生长,形成入海口处良性的海水环境体系。
    针对降雨径流的面源污染问题,本工程中采用初期雨水弃流井、调蓄池等设施进行初期雨水截流,并对河道上游生态湿地及河道两侧的植被过滤带将初期雨水污染负荷进一步削减和截留,从而解决初期雨水面源污染问题,保障河道水质。
    如您有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建议、咨询及投诉,可直接拨打区公众投诉“一号通”67712345进行反映,感谢您对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关注与支持!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