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百年名校的青岛缘

迷草梦 发表于 2015-7-30 14:23:40|来自:韩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韩国
     时光退回到110多年前,1901年,山东大学堂在济南泺源书院正式开学,它是我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此后,清政府通令全国参照山东大学堂章程办学,山东大学也因此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
  沿着这所百年名校的发展脉络,可以梳理出这样一条线索:
  1926年,山东大学堂组成省立山东大学;
  1928年,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发生,省立山东大学被迫停办;
  1930年,省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与私立青岛大学合并,发展为国立山东大学;
  1937年,抗战爆发,国立山东大学被迫内迁;
  1946年,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
  1958年,山东大学迁回济南……
  在山东大学110多年的历史中,与青岛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山东大学曾有近30年在青岛办学。历史上“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全国最好”和“文史见长”的三大美誉、两次辉煌都是在青岛办学时期创造的。
  而2012年3月17日,在青岛即墨鳌山湾畔,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奠基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山大与青岛“再续前缘”。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选址,在美丽的鳌山卫镇,位于蓝色硅谷核心区,占地3000亩,预计在2014年一期建成招生。毫无疑问,山东大学与青岛的这段缘分,无论对大学而言,还是对城市而言,都将开启一个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式加州大学”的愿景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山大青岛校区奠基仪式上致辞时曾说过,山东大学正致力于办好两件大事:一是努力在120周年校庆之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是恢复在青岛办学,建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构建“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山东大学系统。
  事实上,构建山东大学系统,就是山东大学参照美国加州大学办学模式,探索、创新自身办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州大学的各个分校之间是彼此独立的,而我们的几个校区都是在山大的统一管理下,对各自的学科进行布局。”徐显明在谈到二者差异之时说道。
  山大为何选定了青岛来作为构建山东大学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因其曾在青岛办学的历史以外,青岛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吸引这所省内首屈一指,全国综合(行情 专区)实力也名列前茅的名校之关键所在。
  青岛作为山东省两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经济发展处于全省领先,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领军城市,在全国甚至国际上也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此外,青岛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山大青岛校区的校址鳌山卫镇,依山傍海,自然环境优美,还具有悠久的历史,是进行教育、科研的绝佳地点。
  拥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行情 股吧 买卖点)大学等211名校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的青岛,科学研究实力强,特别是海洋科技人才占到全国70%。这对高校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有利于形成浓厚的科技创新和学术氛围。
  对于山东大学来说,青岛校区的筹建,是一次新的发展契机,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说:“山大将发挥青岛的地域优势,增加对杰出人才的吸引力,实现学科、知识、技术、人才、信息、资源的聚集效应。”
  大学对一个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服务、支持、带动的作用,这种作用如何才能更有针对性,更加有效?大学与城市的互动,更体现在大学的学科设置方面,据悉,山东大学将以青岛校区为切入点,加快学科升级和布局调整,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大幅提升学校的学术实力、综合竞争力、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山大青岛校区将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着眼于引领未来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设置一批高、精、尖、新学科及海洋和涉海学科,打造一批高端学术和技术创新研究机构,建设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匹配的协同创新平台,形成高新技术开发体系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当前,青岛正在进行半岛蓝色经济区和蓝色硅谷的建设,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将会更好地发挥动力引擎和科技支撑的作用。
  给予城市“最好的礼物”
  在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进程中,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大学等支撑起来的学术脊梁,为美国西部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使得美国西部拥有了与东部的常春藤大学相比肩的文化、科技实力。
  美国西进运动中,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对这片土地疯狂掠夺、贪婪攫取,有人曾发出过振聋发聩的呼喊:“在挖掘矿藏之前,先要开发才智。”
  上世纪60年代,英国的牛津郡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有少量酿酒(行情 专区)业和加工业的区域,而现在,该地区80%的高科技企业由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创立,地区人均GDP高于全国水平,带动了整个牛津及其周边的飞速发展。
  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的历史应当给我们带来启示,美丽的鳌山湾要开发,中国蓝色硅谷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决不能缺少高校的服务。而中国蓝色硅谷核心区管委会相关人士也表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与国家海洋科技实验室、深海基地共同构成了蓝色硅谷在科研力量方面的三大支撑。
  复旦大学原校长王生洪曾说:“中国城市发展、现代化进程都离不开大学的服务。”大学不仅对地区经济有贡献,还可以是地区的文化中枢,大学教育提供的一种创新氛围,所孕育的创造力阶层,会成为最有活力的经济体。可以说,大学,是一座城市软实力的体现,是给予一个城市的最珍贵的礼物。
  一项经济学研究表明,对大学科研的投资所能获得的回报是其他投资的7倍,在知名大学的周围,往往会聚集一批高新企业,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行情 股吧 买卖点)等等高科技聚集区莫不如是。
  多年以来,青岛缺少国内著名的重量级高校,虽然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行情 专区)大学,但是这两所大学均为专业型的大学,同样是副省级城市,青岛的高校数量、水平比不上深处内陆的成都、西安,更无法与东部沿海一些先进城市相比,不但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山东大学与青岛,如何从“联姻”到全面互动?这也是青岛市需要考虑的问题。
  据了解,青岛市政府在多方面对山大青岛校区的建设给予了政策支持,而按照先期规划,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将在2014年招生,建成后入驻规模将达到2.5万人。
  要利用好这份珍贵的礼物,青岛需要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硬件设施方面,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便利、完善的基础设施,满足高端科研人才的生活需求是必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在“软环境”方面,追求“宜居”更“宜业”。
  根据统计数据,青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存在“墙里开花墙外香”,这是产业发展的乏力,也是创业环境亟待改善。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为例,一个规模达到2万多人的高校,对驻地周边的带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时,这些高校、科研院所也对城市的就业环境、创业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请进来人才不是目的,留得住人才才是重中之重。政府要做的,是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交流,做好对人才的创业服务,打造开放、充满活力的平台,惟其如此,才能真正起到“孵化器”的作用。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