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很多子女忙于工作可能对于父母的照顾并不是很周到,所以很多子女为了能让父母晚年健康幸福都会选择让父母入住养老院。可是现在在北京找家合适的养老院也绝非易事。我们采访了三位,来说说养老的那些事儿。
胡晓:母亲不让请护工,她是好心,好的护工很贵,母亲也怕给我们姐妹再增加负担,为了母亲高兴,我们姐妹把工作之外的时间都用在了照顾母亲身上,如果不这样,全都压在父亲一个人身上,父亲也是80多岁的人了,等于我们姐妹两个,轮流照顾两个老人。对于这样瘫痪在床的病人,医院不收,也没有价钱合适照顾放心能接受的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是为健康的老人准备的,从严格意义上说,我和姐姐也都接近老年了,我们家是年轻的老年人照顾年老的老年人。如有一天我们也成了母亲这样,我希望能住进我的经济能力能接受的养老机构,不给我的儿女增加负担。
王凡:我今年60岁,父亲90岁了,在这个年纪虽然还算是健康状态,没有瘫痪在床上。但是日常生活要人照料,我专门请了人照料父亲,我以前一直在国外,随着父亲年事已高,他心理上对我越来越依赖,每天打电话盼着我归国,无奈之下,我回国了,每天照顾父亲的吃喝拉撒,推着他遛弯,父亲这么高龄的老人,我基本上没有找到一个合适他的养老机构能接受他,我觉得老人的心理抚慰在生活中特别重要,父亲应该算是居家养老,但是请来的护理只是负责生活上的事情,心理上的慰籍远远谈不上,消除不了老人的紧张感和不安全感,所以,我认为对于老人的心里护理甚至比身体护理更重要,而国内这方面基本上就是空白。
寇黄红:我们夫妻都六十多岁了。退休之前我得了妇科癌症。儿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们不想给他添麻烦。做完手术我们就选择了候鸟式养老方式。冬天到海南,夏天到山东乳山,算算我们自己的养老金也够生活支出了,一年下来我们只在北京呆上两个月,就这样山东、海南轮换着生活。如同候鸟一样,转换到不同的地方,冬天可以选择去温暖舒适的南方,夏天到清凉宜人的北方避暑,我们现在都是自己居住,等走不动了,就住在当地养老院,这样的结果是消费水平比单纯旅游便宜得多,还见了世面,心情舒畅了。等老了其实住在哪里都一样,最后都是死亡,我们想开了,绝不给孩子添麻烦。自己养老自己解决。
更多的养老信息详见孝亲中国养老网http://www.yang-lao.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