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是忧国忧民的大志还是轻浮妄大的狂言?
无非是动了自己的利益疼处更甚者是触及了生存的底线,一个小小郓城县押司,竟有了抗衡朝廷的举动,在历史的进程中虽不可否认反抗的进步性,然,他宋公明才不管谁当皇帝,一切为了活着,大不了鱼死网破,给个冠冕堂皇的台阶也就自己下来了,更何况还有那么一点点的荣华一点点的富贵。最根本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他骨子里的那股血脉,他终究只是个“奴才”,即便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也难掩他自己的“忠义”:他心目中的“天”,就是皇帝和朝廷;他所行的“道”,就是孔孟之道,就是要帮助宋王朝瓦解和镇压农民起义,以巩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这样看来,他为什么要反就显而易见了。“替天行道”固然已经是义正言辞,加之“忠义”自然是拢得了军心,最后却毁在凭一己爱憎喜好,难道不够警醒后人吗?当然,他的悲剧本不怪别人,可怜的是那跟随他的一干兄弟,可惜的是那一众能人奇士。
这个时候感慨这么几句也不知该懂之人能否看懂。西海岸给不了未来,谁先认真谁就“输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