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行车安全,有不少司机在拐弯的时候都不减速,但是,这样的驾驶行为很有可能酿成事故。因为车身本来就存在A柱盲区,加上速度快,事故往往就在一瞬间发生。到底什么是A柱盲区呢?先来看几起发生在安徽的案例,您就明白了。
什么是“A柱”?它为什么会产生盲区?
据交警介绍,以轿车为例,在车身每侧有三个立柱,其中前挡风玻璃两侧斜柱叫“A柱”,前后门间的立柱叫“B柱”,后挡风玻璃两侧斜柱叫“C柱”。这几个柱子都会让司机产生视野盲区,但以“A柱”最为明显。
国内方向盘一般在左边,每当汽车在转弯或者进入弯道时,司机视野会被“A柱”部分遮挡,尤其是左转弯。
“A柱”盲区隐患有多大?
说到A柱盲区,对于有驾驶经验的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那我们该如何避免盲区带来的危害?盲区究竟有多大的安全隐患呢?
A柱盲区在每辆车上都会存在,这个盲区的大小,取决于车辆A柱的粗细,但A柱的粗细一直是个两难的选择。过细的A柱会导致车身强度不足,发生车祸时难以保护车厢内人员的安全,太粗的话又会影响驾驶员视野。一般情况下,车辆A柱宽度为8厘米左右,这小小的8厘米,给司机造成的左侧视野盲区是一个6度夹角的扇形。
据交警介绍,这个8厘米的A柱,我们通过坐在驾驶位,往外扩散,通过6度的一个扇形辐射角度来讲,会挡住一整个成人的身体。
交警也通过实际操作演示了A柱盲区对驾驶员的影响,设置了一个与驾驶员视线基本持平的摄像头后,通过这个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一开始车辆左侧完全看不到有行人存在,当车辆缓缓前进并转弯时,在车辆前方突然出现了行人,经过紧急制动,车头据行人仅仅十几厘米距离。
交警介绍,随着车速递增,司机视角还会缩小,盲区对驾驶员视野的影响就更大。因此,车辆在转弯和经过路口时,一定要减速慢行,可以伸头或者调整坐姿,扩大视野面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