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琅琊镇琅琊湾台东村,发现印有“建设蓝色海湾,打造绿色天际线,琅琊人民在行动”“蓝湾整治、生态优先,造福子孙、共建共享”等宣传标语的横幅,挂满等待清点的建筑墙体。“我们将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开展沿岸建筑物的清点、测绘和评估工作,每天清点10000余平方米,对40000多平方米土地进行生态置换,最终打造线性优美、环境一流的蓝色海湾绿色天际线。”一位现场分管人员告诉记者。
镇村互动打响海湾整治攻坚战
据了解,为加快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步伐,当好美丽新区蓝色海湾整治排头兵,琅琊镇第一时间成立了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指挥部。由镇党委书记任总指挥,镇长与分管党政成员任副总指挥,其他党政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等19名同志为组成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整治行动的统筹推进和检查督促工作。
同时,细化整治责任方案,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村(居)和个人,强化属地管理,形成镇村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土地置换确保沿海岸线“零占用”
琅琊镇预计10天内完成琅琊湾范围内5公里海岸线清点、评估工作,需清理拆除岩礁池600余亩、海水大棚10万多平方米、看护房1.5万平方米。为此,琅琊镇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综合协调、清点评估、核算兑付和宣传服务四个工作小组,在前期完成沿岸违章建筑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迅速展开沿岸建筑物的清点、测绘和评估工作,每天清点10000余平方米。对琅琊湾沿岸区域内 5宗产业结构调整的40000多平方米土地进行生态置换,确保沿海岸线“零占用”。
该镇组建了29人的海洋资源保护队伍和140人的村级巡查队伍,对辖区内海岸线实行24小时不间断、无死角巡查,对查到的新增违法建筑“冒头就打,即查即拆,即拆即清”,目前已拆除违法建筑6000余平方米。同时注重加强海岸带植被保护,将绿化景观建设与海岸带整治同步推进。
3月12日,琅琊镇组织全体机关干部到琅琊湾沿岸区域参加植树活动,因地制宜栽植黑松、杨树、白蜡等树木2000余棵,预计后续栽植绿化树木200余亩。同时,建立专职护林队伍,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查除火灾隐患,完善沿海、沿路、沿河三大生态廊道和防护林体系建设,形成保护海岸线的蓝绿生态屏障。
善后安置织好群众民生保障网
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中,该镇认识到此项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的艰巨工作,必须营造一个保护海岸带的良好氛围,同时,琅琊镇把被征地、征海群众的民生保障摆到首位。
在整治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悬挂横幅、树立宣传栏、进行政策讲解等方式,加大对沿海群众的宣传力度,按照尊重历史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细致地做好入户走访工作,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消除拆违过程中当事人的抵触情绪。通过开展人性化执法、和谐执法,把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落到实处,打一场全民参与、坚定有力的蓝色海湾“保卫战”。同时全力做好征迁安置善后工作,建立及时补偿、社会保障和就业扶持三项机制,有效解决被征地、征海农民的生产生活之忧。
为解决被征地、征海农民的就业问题,相关部门紧密结合岗位需求,开展精准劳动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创业和再就业能力。在整治行动中及时开展了劳动技能培训班,目前已开设育婴、电工、中式面点三个班次,103名群众从中受益。
据统计,近两年来,琅琊镇共举办电子商务、育婴、电工、园艺等培训班19个班次,培训劳动力1000多人,提升了劳动者的劳动技能水平,切实有效地解决了被征地、征海群众的生产生活之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