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新区 首页 聚焦 聚焦新鲜事 查看内容

跨越2000公里的感谢信,揭开一段十年帮扶故事

2022-11-1 04:16| 发布者:编辑-葱末| 查看:2153| 评论:0

摘要:10月25日,真情巴士K1路公交驾驶员郑黎会收到一个从四川传媒学院寄来的包裹,包裹内是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和御寒的围巾、手套。“第一次用书信的形式跟您联系,想跟您表达一下内心那份深厚的感激之情和汇报一下新学校的 ...

10月25日,真情巴士K1路公交驾驶员郑黎会收到一个从四川传媒学院寄来的包裹,包裹内是一封手写的感谢信和御寒的围巾、手套。“第一次用书信的形式跟您联系,想跟您表达一下内心那份深厚的感激之情和汇报一下新学校的近况……”这份包裹由四川成都到山东青岛,跨越了约2000公里,这深厚的感恩之情背后,隐藏着一段延续十年的暖心故事。

经了解,寄来包裹的正是郑黎会帮扶十年的春蕾女童萱萱(化名)。时间回溯到2012年,郑黎会偶然了解到家住西海岸新区孟家滩社区的10岁春蕾女童萱萱,当时萱萱上小学三年级,父亲患有脊柱炎,家庭积蓄几乎全部用于父亲治病,家中还有一个3岁的弟弟,母亲常年打零工,家庭生活困难。之后,郑黎会便主动承担起资助萱萱上学的任务,小学、初中、高中,一年两次从未间断。

高中时期,萱萱所在的学校需要住校,每半月回家一次,每次别的孩子都是家长接送,送来的时候父母大包小裹地带着好吃的零食、新潮的用品。但萱萱因家庭情况,父母无法前去接她放学,在学校里受到个别同学的歧视,正值青春期的女孩儿开始变得自卑。一次家庭探望中郑黎会看出了端倪,便详细询问情况,此后,郑黎会便主动承担起接送萱萱上学、放学的任务,每月2次开私家车往返40多公里,从东于家河前往学校接送,鼓励她好好上学、心中向阳。慢慢地,萱萱变得自信,同学关系也变得日益融洽。生活上,郑黎会也对萱萱多加照顾,逢年过节、萱萱生日都会带着生活用品和礼品等前去探望。十年的帮扶,郑黎会累计花费约4万元。

随着时间推移,郑黎会和萱萱家的关系日渐密切,2016年萱萱爸提议“你就叫郑黎会叔叔干爸爸吧。”从那以后,郑黎会就变成了萱萱口中的干爸爸,郑黎会也多了一个时常记挂的干女儿。

由于学习刻苦今年8月份下旬,萱萱成功考入四川传媒学院,成为一名大一新生。入学一个多月后,细心的萱萱从生活费中省吃俭用购买了手套和围巾,并写了一封信悄悄寄给身为公交司机的郑爸爸,萱萱在感谢信中写道:“能够来到这里上学,离不开您的支持和鼓励,如果没有您的帮助,我不可能有机会体会这精彩纷呈的大学生活……业余时间我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封感谢信,是萱萱对郑爸爸十年关心帮助的汇报,也是对郑黎会发自肺腑的感恩。

郑黎会收到包裹既惊喜又感动,“孩子给我写信还是第一次,礼物很贴心,看到孩子学有所成,懂得感恩和回馈社会,我觉得这才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据了解,萱萱不是郑黎会唯一的帮扶对象。郑黎会还十年如一日帮扶空巢老人战大爷老两口,主动承担起“儿子”的角色,郑黎会因此获得“山东好人”、青岛市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郑黎会不图回报、不计得失的助人行为,不仅温暖了人心,更是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一个文明缩影。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喜欢

不喜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