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区民政局在红石崖街道弗莱社区举办了全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演练活动,以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当天上午9时30分,随着总指挥的一声令下,演练正式开始。弗莱社区一栋居民楼失火,浓烟瞬间覆盖整栋居民楼,社区负责人接到火情后,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119火警电话和120救援电话,红石崖街道办事处民政工作人员果断采取措施,组织社区居民有序撤离,山海情救援联盟队员对“伤员”采取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救护行动。3分钟后,警车、救火车、救护车陆续到达,对现场采取了维持秩序、消防灭火、人员救护等。 随后,区26个镇、街道、部分村居、社区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搭建救灾帐篷,此环节按每两个镇、街道一组共分为13个小组进行。14分钟后,随着薛家岛街道、辛安街道第一顶帐篷搭建完毕,王台镇、胶南街道等13个帐篷随后纷纷搭建完毕,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 “整个演练过程分为紧急疏散、伤员救护、救援灭火、灾民安置及高空迫降等步骤,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步骤紧密、安排有序。”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举办好应急演练活动,切实提高新区自然灾害救助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区民政局提前一天联合青岛市民政局、黄岛区地震局、黄岛区气象局、山海情志愿救援联盟、青岛市应急自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专家开展了第一响应人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山海情志愿救援联盟还详细讲解了救灾帐篷搭建方法,26个镇、街道参训人员进行了帐篷搭建练习,为应急演练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次演练不仅检验了新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规范了应急救助流程,提高了区减灾委成员单位的协同联动处置能力,也增强了全区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队伍的团队意识、应急意识和责任意识。针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区民政局将进一步修改完善自然灾害救助预案,细化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增强区减灾委的组织协调能力,切实提高自然灾害救助预案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