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类的共同语言。为了以音乐为纽带促进文化交流,日前,来自世界汉学家大会63个国家的汉学专家、教授,走进西海岸新区香江路第二小学参加了民族音乐交流活动。 ▲香江路第二小学小凤凰民乐团在中外人文交流活动中演奏民乐。 在“音乐无国界”中国民族音乐教育交流展示环节,香江路第二小学的小凤凰民乐团和黑蚂蚁合唱团的成员们化身“中外人文交流使者”,用《茉莉花》《春江花月夜》《赛马》等经典民乐,让国外友人了解中国,感知中国文化。活动期间,与会嘉宾还参观了香江路第二小学的羽毛球社团和剪纸社团。羽毛球社团的学生们用娴熟的运动技巧展现了体育竞技精神,得到嘉宾们的高度赞扬;剪纸社团的成员们制作得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同样让外国友人赞不绝口。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西海岸新区不断完善教育开放交流机制,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设立专门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机构,搭建人文交流平台,丰富师生交流活动,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努力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我们引进了青岛世界汉学中心项目,依托北京语言大学‘小联合国’优势,合作共建‘新区青少年中外人文交流实践基地’,通过举办国际文化展、组织汉学家和国际学生进校园等合作路径,为新区青少年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搭建了桥梁。”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新区积极发展同“一带一路”“上合”“金砖”国家及新区“友城”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开拓海(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扩大国际友校“朋友圈”。目前,新区42所中小学、幼儿园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68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为了丰富师生的交流活动,新区组织各中小学积极参加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组织的“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活动并屡获佳绩。其中,在2022年第三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活动中,新区16所学校的65个项目参赛,8所学校的10个项目晋级全国总展示名单。其中,育英小学的民乐节目和音乐学校的合唱节目获得直接晋级资格;新区外国语学校与墨西哥友好学校共同唱响《一起向未来》;峨眉山路小学与白俄罗斯友好学校隔屏表演民乐、京剧,交流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这些都为“音乐无国界”国际使者计划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新区还推进特色学校建设,鼓励中外人文交流特色计划学校申报,组建6个特色学校联盟,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建、课题共研等,促进联盟学校共同发展。目前,新区已有60所学校列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计划学校,申请特色项目130余个;有22所学校入选“中外人文交流青岛实验区建设机制研究课题实验学校”,9所学校的课题被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立项。围绕“互联网”+人文交流、体育文化交流、汉语对外教学、多语种学习、国际理解教育等内容,新区打造了5个主题中外人文交流样板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未来,新区将依托“Hello,伙伴!”中外人文交流品牌,以中外人文交流青岛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探索人文交流理念教育、传播和实践举措,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为目标,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助力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