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新区 首页 聚焦 聚焦新鲜事 查看内容

最新进展!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全线轨通

2023-5-23 04:16| 发布者:编辑-Ala| 查看:1607| 评论:0

摘要:5月22日上午,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轨通仪式在辛屯路站铺轨基地举行。本次轨通,为后续全线电通、联调联试、空载试运行等关键节点提供了条件,为线路高质量通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5月22日上午,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全线轨通仪式在辛屯路站铺轨基地举行。本次轨通,为后续全线电通、联调联试、空载试运行等关键节点提供了条件,为线路高质量通车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轨通仪式现场

作为全国首条GOA4级TACS系统应用示范线路,青岛地铁6号线在轨道铺设环节坚持创新引领,聚焦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智慧、和谐六大目标,推动6号线一期建设向着高质量不断迈进。

▲铺轨作业中




7种道床、50%预制,打造和谐地铁

青岛地铁6号线是贯穿西海岸新区的大运量骨干线,一期全长30.8千米,起点为辛屯路站,终点为生态园站,共设地下车站21座,建成后将成为贯穿西海岸新区的大运量骨干线路,有力支撑国家级新区的战略融合发展。

作为6号线一期的建设单位,青岛地铁集团西海岸建设分公司坚持将预制装配集成技术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关键举措,在可洛石站打造了国内首个采用全预制装配的地铁车站。

预制技术具有减少现场人工、提升施工效率、降低碳排放等优点,还能减少施工现场浇筑、切割等环节,从而减轻施工阶段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轨道铺设环节,西海岸建设分公司超前谋划,首次大规模采用“多等级减振道床+预制轨道板”技术,全线预制轨道板使用率达50%。预制轨道板采用工厂化加工,具有质量优、后期养护简单、安装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相较传统现浇道床可减少作业人员30%,施工工效提升20%。

6号线的轨道铺设同样为未来运营阶段减少行车对地面的影响做足了准备。6号线一期穿越多处医院、学校、居民区,地上人口密集、社会活动多,为此,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运行环境,采用了多达7种减振道床形式,以达到让TACS列车在城市地下“悄无声息”地穿行,最大程度减轻地铁运行带来的影响。

据悉,6号线一期减振类型之多样、道床形式之复杂、工序转换之频繁,在国内地铁施工领域尚属罕见,多等级减振道床也是省内地铁首次大规模应用。

▲预制轨道板精调




多项技术创新,打造绿色安全地铁

地铁轨道施工大多位于狭小封闭的隧道之中,传统铺轨设备多采用燃油驱动,作业噪声强、污染大,无法满足绿色地铁建设需求。西海岸建设分公司率先引入新能源轨道车、焊轨机、铺轨机等新型电力驱动设备,大大改善了隧道中的施工环境。

“在一期铺轨施工中,我们应用智慧工地平台系统,该系统具备列车限速及超速报警、人员机具实时定位、调度命令发送等九大功能,构建起了超速报警、防区监控、越区刹车三位一体的安全防护网,确保了轨行区作业安全。”中铁三局6号线一期工程轨道一标项目经理郝兴生介绍说。

郝兴生介绍,在施工中大量使用新能源轨道车、新能源焊轨机等新能源设备,践行了节能减排和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的理念;在新工艺、新工法方面,采用多种预制板减振道床施工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创新研发新型减振道床施工工法,解决了施工工艺复杂、工序转换频繁、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难题,实现了提质增效。

轨道施工中,轨行区管理是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6号线在施工作业中应用轨行区调度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及小平车定位芯片、自动刹车系统,将科技创新与施工现场深度融合,整合工地信息化资源,有效保证施工安全、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地现场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实现在建项目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管控,促使地铁建设再上新台阶。

▲最后一对钢轨焊接中




日铺轨1151米,打造高效地铁

6号线一期轨道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工序复杂、作业面有限,为确保铺轨进场作业,西海岸建设分公司牵头组织参建各方精干力量,成立3个铺轨攻坚专班,24小时全天候驻点组织调度;同时,在原有的6个铺轨基地的基础上,增设5处散铺基地,采用“机铺+散铺”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不断优化施工组织。

“通过调配优质资源,6号线一期高峰期实现14个作业面同步施工,作业人员达1400人,日铺轨达1151米,顺利完成全线62.3公里铺轨任务,如期实现全线轨通的节点目标。”西海岸建设分公司工程管理处处长张培元告诉记者。

目前,青岛地铁6号线一期工程已进入站后工程全面建设阶段,机电、供电、装饰装修工程已全面进场。下一步,西海岸建设分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时刻牢记主题教育各项要求,锚定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全力推进6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确保电通、动车调试、空载试运行等里程碑节点如期实现,助力青岛地铁高质量发展,为新区市民出行提供更多便利。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喜欢

不喜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