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新区 首页 聚焦 聚焦新鲜事 查看内容

深耕医改 创新突破|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打包”付费,三方共赢

2023-4-19 04:18| 发布者:编辑-吉昌| 查看:1117| 评论:0

摘要:【开栏的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2023年伊始,西海岸新区发起“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区卫健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推动卫生健康服务 ...

【开栏的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最终目的是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2023年伊始,西海岸新区发起“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作为重要的民生部门,区卫健局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努力推动卫生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全方位保障群众全生命周期健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本报今起开设“深耕医改 创新突破”专栏,全面展现新区深化医改的新举措、新亮点、新成效,敬请关注。









“打包”付费,三方共赢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实施DRG付费改革近两年,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市民王先生因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在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植入经皮冠状动脉支架后,总花费为4.3万元。而近日,与他有相同病情并采用同样治疗手段的高女士,花费却为2.7万元。

相同的病情和治疗方法,为何价格却如此悬殊?这是因为高女士享受到了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的利好。据悉,早在2021年7月1日,区中心医院便率先迈入DRG实际付费时代,在医保支付导向引导下,医院总体朝着精细化管理的方向不断发展,呈现“两升、两降、一平稳”态势,DRG付费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市民也享受到了真正的实惠。

今年2月22日至23日,在全区卫生健康系统改革创新项目成果集中评估活动中,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作为最早施行DRG实际付费的医院之一,在会上作了DRG付费改革的相关汇报,并在评估活动中名列前茅。

近日,记者走进区中心医院,进一步探寻DRG为患者、院方所带来的巨大“红利”。

▲区中心医院医保办副主任薛鹏展示医院各科室的高精尖技术能力水平。









DRG付费取代项目付费









降低患者就医负担

“我是个老病号。跟从前相比,感觉现在的费用确实降低了,住院时间也变短了,能报销的项目也增多了。”在区中心医院住院区,一位患者道出了对DRG改革的直观感受。

记者了解到,区中心医院自2019年被确定为青岛市首批按DRG付费试点医院以来,主动适应DRG付费改革各项要求,完善组织架构,积极开展政策培训,加强内部成本控制,不断提升内部运营管理水平,医疗服务效率也在持续改善。

“与按项目付费相比,DRG实际付费是将疾病按照严重程度、治疗的复杂程度以及治疗成本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组,以组为单位分别定价打包支付。一般来说,疾病越严重、治疗方式越复杂,医保支付的费用就越多。”区中心医院医保办副主任薛鹏告诉记者,相较之前采用的按项目收(付)费,这种模式不但能够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还会让参保人少花钱,医保基金少支出。









医疗质量精细化管理









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自医院开始施行DRG付费以来,我们每月举行一次DRG工作推进例会,各职能部门汇报DRG工作的进展、监测数据、异常问题、工作难点。”薛鹏说,针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各职能部门逐项讨论并制定解决方案,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任务,有效提高了各职能科室的协同配合,保障了领导层及管理层的信息同步。

薛鹏还表示,在DRG实际付费的施行初期,针对医保办提出的结算清单上传系统繁琐、运行不畅的问题,区中心医院信息中心积极沟通软件工程师,调整结算清单上传模块,成功解决了此问题。同时,根据病案室反馈的“部分科室病案迟交,导致不能如期上传病案首页”的问题,医院医务科加强病案书写质控,对病案归档不合格的科室予以质控扣分。

此外,区中心医院还开拓创新,利用DRG进行医院运营的日常管理,将DRG病组成本核算、DRG评价指标应用于绩效考核,让医院的临床行为与运营制度紧密结合,助力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据薛鹏介绍,自开展DRG改革以来,区中心医院月度监控医院CMI、DRG组数、总权重、外科组占比、时间消耗指数、费用消耗指数、低风险死亡率等指标,始终都在DRG指标的引导下进行着精细化管理。

“目前,我们全院平均住院日由DRG改革前的7.81天下降至5.90天,降幅达24.5%。住院次均费用也由11000余元下降到9000元左右,大幅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全院手术操作组占比由20.66%上升至37.61%,有效调整了医院病种收治结构,提高了疑难复杂病例的收治比例。”薛鹏告诉记者,另外,传统的四级手术占比仅能反映医院外科技术水平,不能涵盖内科高难度病例。但现在通过RW(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权重)≥2指标,可以精准把握医院当前的技术水平定位,为全院科室建设提供数据支持。通过分析全院各科室权重分布、病组类别占比等数据,能够直观找出科室的发展瓶颈,为科室建设找准方向,从而助力医院重点科室建设。

“此外,我们还会通过月度公布科室药品消耗指数、耗材消耗指数,精准发现药品、耗材超标科室及超标病组,为医院药品和耗材管控找准问题方向,提出改进建议,减少全院药品、耗材使用,推动全院费用结构优化。”薛鹏说道。









深化DRG付费办法









打造三方共赢局面

利用DRG标杆指标对诊疗行为的指导作用,区中心医院还主动调整诊疗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通过“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控制成本,让医疗行为回归治疗的初心和本质,同时也实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预期目标。

记者了解到,通过主动控制就医成本,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区中心医院住院次均费用由11473元下降至8863元,降幅达22.7%;冠脉支架手术病组次均费用由49237元下降至34152元;次均耗材下降8857元,降幅度达35.6%,次均药品下降2126元,降幅达34.3%……这些充分体现了DRG为患者带来的多元化“福利”。

同时,DRG也为医院的医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为支付标准通常是按上一年度的平均水平来制定的,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只需按照临床路径和规范专注诊疗,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准确、及时、完整地填写病案。”薛鹏说道。

“通过DRG实际付费办法的深化应用,我们更容易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差距在哪里,这样有助于医院对科室的管理,对全院的合理用耗材、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DRG实际付费以来,医院整体运行平稳,盈亏实现基本持平略有盈余。”区中心医院副院长李国华告诉记者,下一步,区中心医院将继续深化DRG实际付费办法,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诊疗行为,将医院、医保基金、患者三方共赢的新局面持续维护下去。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喜欢

不喜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