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8月以来,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作部署,西海岸新区作为山东省2个试点地区之一,承担了第五次经济普查国家级专项试点工作。 2023年是五年一度的全国经济普查调查年。“经济普查的意义在于全面了解市场主体发展变化,特别是摸清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春华说,为给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新经验,按照省统计局部署,青岛市选取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开展单位清查试点工作。 “经济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单位清查是其中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环节。”区统计局普查科负责人柳敦深说,单位清查作为经济普查的第一道工序,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普查登记成效和数据质量。 本次单位清查专项试点,全国一共选取了北京、天津、山东等14个省市作为试点地区。探索优化单位清查方法,测试手机采集、电子证照扫码、自主填报、行业智能编码等新技术应用的有效方式。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统计局迅速成立第五次经济普查筹备组,选调参加过第四次经济普查的经验人员担任筹备组负责人。 “高素质的普查队伍是保证单位清查试点质量的关键。采取‘年轻普查员+经验陪调员’的模式,解决年轻普查员经验不足的情况。同时,在选聘普查员与普查指导员时,按照熟悉普查区情况,特别是区内企业与个体户情况;掌握一定的经济基础知识;具有良好沟通能力三个标准选择普查员。”张家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室主任薛茂春说,对于选中的普查员采取采取集中教学、现场入户登记示范和短视频等模式,重点提高普查员入户访问技巧、与调查对象沟通能力和对经济指标的评估核实能力。 “由于村级组织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化工区搬迁等原因,张家楼街道基本单位发生了较大变化。我们在搜集市场监管、行政审批、税务等部门资料基础上,编制了单位底册,并对全部单位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柳敦深说,针对特殊行业以及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缺乏会计核算资料等问题,按照务实管用、力求精品的原则,组织工业、贸易、服务业、建筑业和房地产等专业制作了15个调查模板,对调查程序步骤、评估经济指标所需搜集的众多评估要素、计算方法等进行全面设计,普查员在入户调查时遵循模板规定,与调查对象充分沟通交流,掌握丰富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经济指标进行评估,极大地提高了数据质量。 “经过单位清查试点工作,我们发现了存在缺少数据处理系统和移动终端、小微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数据核实难等十项问题。”柳敦深说,通过梳理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以及试点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区统计局将在建立投入产出电子统计台账的可行性、合账设置的科学性、企业填报的便捷性等方面,深入开展经验总结和措施探讨,发挥先行先试的新区优势,为正式普查积累经验。 区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春华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做好查遗补漏工作,修正单位底册,对于明年开始的正式普查提前谋划,采取分片包干模式,对辖区内市场主体进行摸排,逐步掌握真实情况,为正式普查调查方案的不断完善提供“新区经验”。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