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可以是稍纵即逝的一段光阴,也可以是漫长的一段磨砺;可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也可以是一曲铿锵激越的乐章。对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慈善总会来说,20年是顽强拼搏、发展壮大的一路风雨,是汇聚爱心、传递温暖的一路芬芳。 2022年9月5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慈善总会(下称“区总会”)迎来成立20周年。过去20年,是区总会发挥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创新发展实现大跨越的20年。20年的发展,得益于工委(区委)、管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 得益于青岛市慈善总会、区民政局的关心指导,得益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区总会成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慈善人时刻秉持一个信念、一股干劲、一股韧劲、一个目标,用爱心、善心、真心、恒心做慈善,努力做新区人民最放心满意、口碑最好的慈善组织,增强慈善影响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20年的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区总会用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效发挥了慈善事业改善民生、扶危济困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善款募集工作是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自成立以来,区总会广泛动员社会爱心力量,款物募集数量不断增加。 在积极做好善款募集工作的同时,区总会不断拓宽募捐渠道,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创新发展。2021年经多方调研,确定开展网络募捐活动,是青岛市首个开展网络募捐活动的区(市)慈善组织。 自网络募捐活动开展以来,累计募集善款150余万元,一年多时间里近7万人次参与网络捐款,超过20年来除网络捐款以外的慈善捐赠参与人次之和。通过积极开展网络募捐工作,让慈善成为一种社会潮流,让捐赠者在奉献中获得精神升华,多措并举实现慈善募捐工作新发展。 20年来,区总会坚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困难群众、特殊群体为服务对象,精准有效开展慈善救助工作。围绕助困、助学、助老、助残、扶贫、救灾等救助领域,精心打造了一系列品牌项目。“农保慈善贴息”项目、“慈善教育再就业”项目、“关爱环卫工人查体”项目、“健康科普讲堂”项目、“关爱环卫工人查体”项目、“健康科普讲堂”项目...... “春节送温暖”是一项持续开展的活动,累计走访困难家庭1万余户,支出善款3000余万元。另外,开展“阳光助学”“敬老助老”“慈孤助残”“大病救助”等项目支出善款近2亿元,紧扣困难群众的需求选择项目,以群众满意度为检验标准,做好每一个慈善项目,把每一个慈善项目打造成精品,使每个项目惠及一批人,影响全社会。 区总会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大力宣传慈善典型、传播慈善文化、普及慈善意识,引导社会公众关心慈善、支持慈善、参与慈善。 开展慈善文化进社区(进楼宇)、进街道、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主题“慈善宣传月”活动50余次,大力弘扬团结友爱、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每年“中华慈善日”期间,在大型商超、公园、景区通过现场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学习问答、《志愿服务条例》等宣传材料,开展系列主题宣传活动。 通过各种宣传活动,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唤起了大众的爱心,培育了全民慈善意识,使慈善公益活动成为一种社会习惯,营造了“人人关心慈善、人人支持慈善、人人参与慈善”良好社会氛围。 完善健全的组织体系是慈善组织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基础。区总会率先在全市构建起“区-街道-村居”三级慈善网络体系,建立起9个街道(保护区)慈善分会,180余个慈善工作站,充分激发社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积极主动地开展好各项工作。 区总会大力推进横向到边发展,成立了金融业慈善分会、餐饮服务业慈善分会、工商业慈善分会、书画艺术慈善分会和律师行业慈善分会等5家行业分会,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为慈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获得全市慈善业界一致好评。同时,取得了慈善组织认证、公开募捐资格、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进一步提高了组织影响力,提升了慈善总会综合能力和水平。 制度建设是慈善总会自身建设的中心环节。多年来,区总会坚持以制度管事管人,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力。完善、优化、建立20多项制度,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各项工作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公信力、透明度和社会价值是慈善事业的生命线,信息公开是慈善组织公信力和透明度建设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区总会严格遵守慈善法,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公开公示慈善信息,让慈善在阳光下运行,不断提高公开透明度。 严格财务制度,规范募捐救助流程,确保做到日清月结,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将慈善资金用在实处,不乱花每一分善款。在网络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公示上一年的工作、财务、审计报告;定期举办“慈善公开周”“慈善开放日”活动,邀请慈善监督员检查慈善总会募捐、救助、财务、文书等档案资料,提高监督的及时性与效率,更好地落实捐赠人、受益人、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接收捐款时,坚持做好“三个一”,即一封感谢信、一张收据、一个证书,准确及时送达捐赠人手里。规范有效的管理和良好的信誉,促使慈善总会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随着市民素质不断提高,慈善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市民奉献爱心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区总会充分利用这个条件,在街道、机关和爱心企业设立志愿者中队16个,目前已注册志愿者2154人。 在此基础上,区总会积极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学雷锋纪念日和五四青年节期间,慈善志愿者进入养老服务机构和街道社区,开展义剪、义诊、净化家园等志愿活动;“中华慈善日”活动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九九重阳节,组织志愿者开展义务剪发、亲情陪护等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等较大规模的社会公益活动180余次。各种活动中,志愿服务队成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展现了新区的文明形象,擦亮了城市名片。 新时代,慈善事业面临新的使命。对于新的挑战,区总会豪情不减,他们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等法律法规,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向往,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持续携手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开创新局面,谱写新篇章! (青岛西海岸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