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青岛基地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青岛开发区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新区决策部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蕴含的改革思想、改革方法、改革要求,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坚定改革发展的政治定力、战略定力、实干定力,全力打造国家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聚力抓实强链扩群,打造“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引领区”。按照全市和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体部署,聚焦主导产业,努力做大规模、做出特色。《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明确青岛开发区承担全市新型显示、智能家电等重点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工作任务,并列入全市重点考核指标。青岛开发区扎实落实全市和新区产业发展部署,按照“414”的总体发展思路,加快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4”,即新型显示产业链、智能家电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高端化工产业链;“1”,即以京东方青岛基地等项目为龙头,全产业链谋划布局新型显示产业,全力打造全市首个新兴产业千亩园区;“4”,即实施传统优势产业固本强基、特色新兴产业聚能成势、千亩特色园区示范引领、重点企业梯次培育等“四大工程”。 聚力抓实王台老工业区升级改造,打造“芯屏产业新城”。建起一个龙头,带动一片产业,兴起一座新城。按照“三年大变样”总体要求,强化京东方“链主”企业带动、产业拉动、产城互动,抢抓全市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机遇,在引育壮大新兴产业的同时,高起点高标准导入城市功能,大力推进旧改、基础设施配套和低效用地整理开发,健全优化“6+2+1”生活生产配套体系(“6”即吃、住、行、游、购、娱,“2”即教育、医疗,“1”即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打造以芯屏产业为引领的产业新城。 聚力抓实“区中园”建设,打造“四新经济策源地”。针对建成区内大量创业型、成长型优质中小企业选址难、用地难问题,精准发力“区中园”建设,中电光谷、联东U谷等8大特色园区相继建成运营。目前,中电光谷已落户各类市场主体1900余家,以萨数据、宸芯科技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头部企业蓬勃发展,讯飞未来港被工信部授予“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赋能中心”,2021年完成产值100亿元、利税10亿元,成为全市集聚度高、优势项目多、经济效益好的高新产业集聚区之一。联东U谷紧邻新型显示、智能家电两大产业集聚区,布局主题专业园区。以“区中园”为依托,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人才创新创业要素集聚区。 聚力抓实工作机制探索,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优化“要素跟着项目走”的保障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链强链扩群工作任务,按照“大项目供地、小项目入园”思路,严格项目准入机制,提升项目“亩均”效益。强化“内外相互促进”的招商机制,坚持内、外资并重,目前外资制造业项目增资,2家企业已增资到位4000万美元,另有2家企业的1000万美元增资正在办理中;坚持内、外贸一体,大力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坚持内、外园区合作,打造全国开发区合作共建样板。深化“管委会+”全过程服务机制,对于产业龙头项目,建立“全链条联合招商”服务模式;对于“四新经济”中小微项目,与特色园区平台建立“全方位引育”服务模式;对于存量项目,优化与街道、平台公司“全覆盖帮促”服务模式,做到营商服务“到位不缺位、有为不越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青岛开发区作为全市改革开放排头兵和新区开发建设主力军,要敢于实践、实干争先,努力使“试点”变成“亮点”、把“试验”变成“示范”,努力为全市、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振兴作出开发区应有贡献。
▲青铁华润海洋智慧小镇项目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今年以来,青岛海洋高新区紧紧围绕区第二次党代会确立的“一四四六”总体思路,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深入落实新区全面提质十大行动,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抓牢项目生命线,推动功能区以项目建设为代表的各项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奋力担当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尖兵劲旅。 创新工作方法,集中精力实施专项攻坚战。海洋高新区围绕全面提质十大行动,以“打赢十大攻坚战,献礼党的二十大”为主题,精准聚焦总部经济、生物医药、装备智造、会展服务、土地资源、园区配套、城市更新、商业经济、清华医院、作风能力10个方面工作,成立10个攻坚小组,开展专项攻坚作战行动,全力打造新区海洋经济发展新支点、新标杆、新高地,加快建设新区之心、活力之源、蔚蓝之城,确保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年将确保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30个以上,新开工建设寰宇航天装备等13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海容智能冷链等15个项目,确保圆满完成新区赋予的各项重点目标任务。 创新发展思路,抓住重点项目促进产业链提质增效。海洋高新区坚持聚焦市、区明确的重点产业链发展计划,充分发挥自身产业基础优势,服务好链主企业、链主项目,加快推动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家电、新经济、海洋冷链、空天海装备制造5大重点产业链提质增效。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产业为例,正通过加快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发,重点服务明月海藻、聚大洋等企业,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合作等方式,加快建设百亿级产业链,全面迈开千亿级产业链发展步伐。目前正加快推动聚大洋集团和修正药业合作开发的海洋生物医药大健康科技城和产业配套项目,5年内可打造年产1000亿粒、销售30亿元的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生产基地,后续的特医食谷、岩藻多糖、慈海壳寡糖等重点产业化项目正加快推进建设。在此带动下,智能家电产业的海容冷链5G冷藏柜研发生产、空天海装备制造产业的寰宇乾堃航天装备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同时中安芯界、中科通航航空保障中心等总投资185亿元的优质产业项目正加快签约落地。 创新攻坚战法,蹚出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新路子。作为新区土地高效利用工作试点单位之一,海洋高新区坚持按照新区土地高效利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服务实体经济、产城深度融合和促进城市更新为重点,齐心协力抓整治,拓宽思路破难题,全力为新区土地高效利用工作蹚出新路径。在区直部门和属地街道大力支持下,组织协调60多名干部职工,分成近30个结对小组,深入辖区企业,对区域低效用地企业逐一梳理调查,进一步完成了以风河南片区为重点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目前试点区域内前期批而未供土地、供而未用土地、低效用地处置任务完成率均超过60%,较好完成阶段性任务。同时通过专项攻坚探索建立的试点先行、示范带动、项目导入的土地高效利用机制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正谋划通过阳煤集团恒源化工、明天澳普兰等项目地块开发与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改善提升片区城市开发建设面貌。 创新思路打法,争当新区城市更新样板。城市更新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提升区域发展活力的基础工程。今年以来,海洋高新区紧紧抓住双珠公园片区城市更新提升这一重点工程,以此带动原海滨工业园和湿地公园等重点城市更新工程加快破题,聚力打赢城市更新和城市品质提升攻坚战。双珠公园提升工程完工,已向社会开放。同时,人才公寓建设工程资金保障、规划方案设计和区域拆迁清场等工作正同步推进,扎实做好拆迁清场过程中的动员宣传等工作,分阶段、分步骤加快推进拆迁速度,确保如期完成清场拆迁工作任务。风河南岸滨海公园和综合配套设施全面投用,打开风河入海口城市展示窗口,以点带面提升西部城区城市面貌,探索辖区片区综合开发和城市有机更新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