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统一部署,2018年5月10日至6月10日,市委第一巡察组对新区开展了扶贫领域专项巡察。7月23日,市委巡察组向新区工委书记专题会议、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反馈了巡察意见。按照党务公开原则和巡察工作有关要求,现将巡察整改情况予以公布。 一、整改工作基本情况 新区工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将市委巡察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对巡察反馈的问题照单全收、全面认领、彻底整改。 (一)提高思想认识。新区工委切实承担起整改工作的主体责任,全区各级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巡察整改工作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把巡察整改作为净化政治生态和检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重要契机,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全面提高做好整改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不折不扣抓好巡察组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 (二)加强组织领导。新区工委成立了以工委书记为组长的巡察整改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整改落实工作的组织领导。新区工委先后召开4次常委会会议、2次巡察整改工作专题会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工委管委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工委管委分管领导牵头靠上抓,全力抓好整改工作落实。 (三)制定整改方案。工委(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整改方案,先后召开4次专题会研究具体整改措施,下发了《印发<关于市委第一巡察组扶贫专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方案>的通知》(青西新发〔2018〕38号),对市委第一巡察组反馈的问题细化为4个方面、12个具体问题,每项整改任务均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领导、责任单位、整改期限。 (四)强化整改措施。各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对所承担的整改任务逐项研究,严格按照整改任务分工落实整改措施50条。对已具备整改条件的,立即整改;对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问题,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按期整改到位;针对整改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研究部署,寻求有效解决办法,提出针对性措施,确保整改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有机结合,建立规章制度4项,区巡察整改领导小组对各镇街(管区)进行了督导,做到了全覆盖,对照50条整改措施逐项销号。 二、市委巡察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情况 (一)政治站位不够高方面 1.针对“深入研究不够、重视不足”问题。一是强化责任认领。工委(区委)第65次常委会扩大会议,分析研究巡察反馈意见,工委班子成员按分工认领责任,各部门按职能认领责任,并制定下发整改落实方案。二是召开巡视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工委召开巡视巡察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查摆剖析我区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对党绝对忠诚的态度,坚决推动巡视、巡察整改落实。三是全面部署脱贫攻坚巡察整改工作。工委(区委)常委会会议先后四次研究巡察整改工作,听取打好脱贫攻坚战进展情况的汇报,对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巡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情况的汇报;工委、管委专题会议调度部署脱贫攻坚巡察整改情况;针对有的镇(街)没有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工作,各镇街(管区)将扶贫工作工作纳入党委会(党政联席会)重要议事日程,全部召开脱贫攻坚巡察整改会议,部署巡察整改工作任务。四是针对个别部门未按要求制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部按照上级行业扶贫要求和新区《脱贫攻坚三年作战方案》制定完善了行业扶贫方案,明确了2018到2020年的工作任务,并将方案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五是完善分级负责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制定下发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规范》,进一步明确区、行业部门、镇街(管区)、村(居)脱贫攻坚责任。 2.针对“过度扶贫的错误观点带有普遍性”问题。一是开展专题学习活动,重点纠正“过度扶贫”“松口气、歇歇脚”的错误观点。根据工委安排部署,区扶贫办下发了《关于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学习的通知》;工委在巡察整改工作专题会议上开展了集中学习;各部门、镇街(管区)按照学习要求,召开动员会议或专题学习会议,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扶贫干部、村“两委”干部开展学习活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部署,用理论充实武装头脑,牢固树立真脱贫、脱真贫的理念,重点纠正“过度扶贫”的错误观点。二是新区工委责成有关镇(管区)领导班子召开巡察整改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反思“过度扶贫”、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等错误观点,增强了按照市委巡察整改工作安排,深化思想认识,全力以赴抓好整改的自觉性。三是巡察整改领导小组会同区扶贫办分组到各镇街(管区)、部门开展督查活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重点督查各镇街(管区)巡察整改落实情况,并及时指导纠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工委、管委召开专题会议,对巡察督导情况进行了通报,会议听取了大场镇、大村镇、琅琊镇、灵山卫街道、区教体局等单位对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情况的汇报。四是全面梳理帮扶责任落实情况,建立了镇村干部“一对一”或“多对一”的结对帮扶贫困户制度,进一步压实帮扶责任。五是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区内媒体,宣传报道扶贫政策、先进典型、工作成效,巡察整改期间,新区扶贫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信息42期93条,在《新黄岛》、西海岸电视台《西海岸新闻》等媒体开辟“扶贫看新区”专栏,助力脱贫攻坚落地落实。 (二)资金投入不到位方面 3.针对“资金安排逐年减少”问题。一是新区工委管委分管负责同志约谈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批评教育,对2019年扶贫资金预算安排提出明确要求。二是组织召开涉农部门会议,集中学习精准扶贫相关文件及业务知识,对扶贫资金投入问题进行专题调度。三是财政部门编制2019年财政预算时,进一步加大区级扶贫资金投入力度,实现逐年增长。 4.针对“资金整合不到位”问题。一是制定下发《青岛西海岸新区涉农统筹整合支持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明确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范围、整合步骤和职责分工。二是针对整合资金事后统计,新区编制2019年财政预算时,将各部门安排的涉农资金,按照20%以上比例进行整合,集中优势财力统筹用于帮扶贫困户、贫困薄弱村和经济薄弱镇。三是区财政与扶贫部门加强联动,形成有序的资金和项目协作机制,倡导镇街(管区)将镇域内扶贫资金统筹整合与国企或与结对帮扶村庄的企业合作,培植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园区。将镇村拟实施的项目全部纳入区级项目库,统筹安排实施。 (三)统筹协调不够有力方面 5.针对“工作未形成合力”问题。一是针对扶贫领域各自为政现象,制定下发了《青岛西海岸新区精准扶贫工作会商机制(试行)》,加强各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二是召开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调度会,对行业部门涉农资金整合工作进行调度督导,明确涉农资金整合范围、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要求。三是针对贫困村帮扶资金过于集中,新区下发了《关于完善脱贫攻坚项目库的通知》,对镇街分管负责同志、扶贫办主任和业务骨干开展业务培训,组织镇街对项目通过村级申报、镇街审核评估、区级审定后,全部纳入区级项目库,共纳入项目217个,对贫困村的资金项目由区级统筹安排。四是进一步落实《关于部分大功能区结对帮扶经济薄弱镇的实施意见》,推动大功能区加大结对帮扶经济薄弱镇力度,助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镇级财政收入。 6.针对“考核评估走过场”问题。一是工委分管负责同志约谈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进行批评教育,各相关单位向工委作出了书面检查。二是根据《2018年度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考核办法》,将扶贫工作列入对镇街(管区)、行业部门、大功能区的年度考核,制定并下发了《2018年度镇街(管区)扶贫专项考核细则》、《2018年度行业部门考核细则》、《2018年度大功能区结对帮扶经济薄弱镇考核细则》,采取日常工作据实记分、扶贫目标逐项考评、帮扶成效镇街评价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确保考核客观公正。 (四)作风不够扎实方面 7.针对“学生教育生活补助发放不精准”问题。一是开展批评教育。新区工委分管负责同志约谈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针对教育生活补助发放不精准问题进行批评教育,区教体局向工委作出了书面检查。二是教育部门对错发的教育生活补助资金已经追回,并存入镇教育办账户。三是区教体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生活补助发放工作的通知》,严格落实“双见面”制度,进一步核实建档立卡家庭中学生姓名、就读学校名称、就学学段及年级、身份证号码及银行卡号等信息,通过面对面确认、学校开具证明等方式,进行查验核准,确保学生生活补助发放精准到位。 8.针对“贫困户识别与退出不精准、不及时”问题。一是相关镇街对反馈的识别纳入、住房保障等问题及时调查,按政策作出处理。二是区扶贫办指导相关镇街(管区)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整改标注。三是坚持动态管理。对贫困人口动态管理和建立分类管理台账等业务开展集中培训,指导镇街(管区)对稳定脱贫符合“已脱贫不再享受政策”的,及时按程序办理。四是开展政策落实大排查。各镇街(管区)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收入、落实“四项保障”情况进行排查,并建立台账进行整改。五是开展培训就业登记摸排,组织“一对一”结对帮扶干部,开展贫困人口就业培训需求情况调查摸底工作,对贫困人口有无劳动能力、就业意愿、创业意愿以及培训意愿等进行逐户核查登记,准确记录个人需求信息并建立台账,对50名有培训或就业需求的贫困人口,通过提供扶贫公益岗位,免费技能培训,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实现稳定脱贫。 9.针对“项目缺论证”问题。一是新区工委分别约谈了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针对有的光伏项目论证不足、发电收益率低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等作风不扎实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二是结合新区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专项治理活动,组织镇街(管区)对扶贫项目论证不充分、作风不扎实等问题开展自查自纠,相关具体问题已整改到位。三是区扶贫办组织镇街(管区)对扶贫项目通过村级申报、镇街审核评估、区级审定后,纳入区扶贫项目库。四是对项目收益进行了梳理自查,建立了收益管理台账,排查发现的问题项目已全部完成整改,加强了扶贫项目合同和收益管理。 10.针对“工作不深入”问题。一是新区工委分别约谈相关镇街(管区)负责同志,针对未遍访贫困户、工作不深入问题进行了批评教育。二是下发了《关于开展脱贫攻坚专题学习的通知》,各镇街(管区)组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的指示和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了对脱贫攻坚的思想认识。三是制定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实施方案》,新区各级党组织书记开展了遍访贫困村、贫困户活动。 11.针对“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问题。一是做好扶贫工作常态化宣传。工委宣传部会同区扶贫办,运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区内媒体,宣传报道扶贫政策、先进典型、工作成效,新区扶贫微信公众号先后推送信息42期93条,在《新黄岛》、西海岸电视台《西海岸新闻》等媒体开辟“扶贫看新区”专栏,助力脱贫攻坚落地落实。二是加大入户宣传力度。印制扶贫“连心包”,镇街组织一对一帮扶干部,对“连心包”内档案资料的填写、发放工作开展培训,由镇街(管区)发放到户,宣传到户,通过扶贫“连心包”的发放和宣传,对贫困基础信息、扶贫政策、帮扶措施、脱贫成效等工作进行全程纪实,确保扶贫对象识别退出精准。三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开展“我眼中的脱贫攻坚”影像档案征集活动,并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四是发挥“一对一”帮扶干部作用。压实镇村干部对贫困户的帮扶责任和宣传责任,加强对镇村干部的扶贫知识培训,区扶贫办安排专人进行授课讲解;各镇街(管区)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扶贫政策业务,针对培训内容进行考试。 12.针对“工作怕担责”问题。一是各镇街(管区)将中办《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开展专题学习活动,激励广大干部在扶贫战线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工作。二是镇街(管区)成立扶贫资产和收益管理工作小组,编制和实施扶贫收益资金使用计划,解决扶贫资金“不敢用”等问题。三是根据《青岛市扶贫资产及收益管理办法》,组织各镇街(管区)指导村庄编制扶贫收益资金使用计划。有产业扶贫项目的镇街(管区)已全部完成扶贫收益资金使用计划编制工作。四是指导有扶贫项目收益的镇街组织村庄建立贫困帮扶基金。有产业扶贫项目的镇街(管区)已全部完成贫困帮扶基金设立工作。五是落实干部激励约束机制。邀请媒体对评选为省、市、区“干事创业好班子”、“担当作为好干部”的集体和个人进行采访报道,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提拔任用表现优秀的干部,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进行组织调整。 三、今后整改打算 (一)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发挥领导干部带头作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提高政治站位,把脱贫攻坚责任压实到岗、传导到人,全面压实区、镇、村三级脱贫攻坚责任,以严的标准、实的作风全面提升脱贫攻坚工作质量。 (二)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查摆和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再加力度、再强措施,切实抓好中央、省、市关于脱贫攻坚政策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一对一”帮扶责任,持续开展遍访贫困对象行动,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三)完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成果转化。坚持全区“一盘棋”,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贫困群众共同努力、协同发力,形成政策保障、资源投入、产业带动、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坚持靶向施策,落实好教育、医疗、住房安全、养老等政策,进一步提升脱贫成效。梳理补齐工作短板,形成更加完备的制度体系,为整改成果的长效化提供制度保障。 (四)强化督查问责,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优化考核评价和问责办法,加大对扶贫工作的督查检查和执纪问责力度,持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工作,对工作不作为、乱作为的严肃问责,对违纪违法的严肃处理,真正将巡察成效转变为推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动力。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巡察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如有意见建议,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联系方式:电话:0532-88181196 邮政信箱:青岛西海岸新区朝阳山路10号阳光大厦910信箱 电子邮件:hdqfpb@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