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种养殖、采摘、生态游等方式有机结合构筑起了吃、住、游、乐于一体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青岛西海岸泊里镇蟠龙庵村,门口一处美丽乡村示范村牌匾映入眼帘,红瓦绿树小桥流水村落里处处洋溢着幸福与和谐。村北头是蟠龙庵村养殖户的聚集地,蛋鸡场、养猪场等一字排开,成为了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村民郭建英今年46岁在村里养了两万多只蛋鸡,郭建英告诉记者,养鸡要从20年前说起。“那年刚生完孩子便与丈夫一起开始搞起了养鸡场,那个时候因为技术、资金、销售等环节都有问题,我们就去找村干部,他们能解决的帮我们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叫来了畜牧部门帮助解决。” 如今,郭建英这两万多只蛋鸡每天能给他带来2000多斤鸡蛋,年收入超过10万元。与郭建英一样,在村里搞蛋鸡养殖的村民已经超过20余人。不仅如此,记者看到,在每个养鸡场周边都配套一个化粪池,养鸡场流出的粪便流入池中形成了一个闭环的生态系统。郭建英说:“确实挺好用,节省了不少费用。现在就是方便,生活中沼气实现了做饭、烧水等。” 除了蛋鸡养殖,蟠龙庵村还有肉猪养殖企业以及面粉加工厂,村民平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用蟠龙庵村党委书记王玉宏的话来说,他们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已经建成了自己的村级产业链。“带动了很多的产业,包括粮食、拉鸡蛋的、各种销售人员,可以带动很多同样的产业,这个产业链条这一部分至少收入二三百万吧。面粉厂大,收入销售额达到两个亿,雇佣我们村的村民就10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的南辛庄社区是远近闻名的草莓公社,每年春季慕名而来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过来尝鲜。南辛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勇说,以前这里只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15年借助产业扶贫的“东风”,他们干起了草莓公社“2015年,南辛庄村整合扶贫资金1000万元,打造了占地120亩的“西海岸草莓公社”,建起45个新式草莓大棚,将村民都纳入到草莓产业链。当年,村民的年收入翻了番。” 通过草莓种植、旅游采摘等方式,一个草莓大棚每年能收入近5万元,种草莓富了全村人,南辛庄村贫困村的“帽子”也被摘掉了。在青岛吃完草莓就是樱桃,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的毛家山村,家家户户门前窗外都种有樱桃树,每年樱桃收入就能让村民实现小康,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卫街道毛家山村支部书记刘瑞亮:“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签订了农家宴民宿项目,还要建明清时期的博物馆用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就业走向乡村振兴的路子。” 如今毛家山村、南辛庄村、蟠龙庵村正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2018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将编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技术导则,开展“千村整洁”行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建成2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