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西新区 首页 聚焦 聚焦新鲜事 查看内容

用手机“接单”的蔬菜商

2018-2-28 09:23| 发布者:编辑-大雪雪| 查看:940| 评论:0|来自: 青岛日报

摘要:“火龙果一个,要红肉的,阿克苏苹果三斤,给挑几个新鲜的。”前来买水果的张佃忠并不是一名消费者,而是同一家农贸市场的商贩。买完水果后,他赶忙到粮油店称了一斤大米,最后回到自己的菜摊,仔细挑了几根胡萝卜。 ...

“火龙果一个,要红肉的,阿克苏苹果三斤,给挑几个新鲜的。”前来买水果的张佃忠并不是一名消费者,而是同一家农贸市场的商贩。买完水果后,他赶忙到粮油店称了一斤大米,最后回到自己的菜摊,仔细挑了几根胡萝卜。这时候,负责订单配送的“骑手”已经来到他的摊前了。

张佃忠是德州人,自从9年前来青岛就一直做卖菜的生意,“线上菜市场”是他近一年才开始摸索的新业务。

在位于李沧区的睿星农贸市场见到张佃忠时,他正在帮一个名为“新桃源”的生鲜电商平台的工作人员采集蔬菜的图片信息。在他的摊前,除了常规的营业执照和食品安全公示牌,最醒目的就是悬挂在摊位上方的“京东到家”和“美团外卖”两家电商平台的广告条幅。张佃忠告诉记者,从去年2月到现在,他已经“入驻”三个电商平台了。

记者注意到,在张佃忠的手机上,单是有关生鲜电商的客户端就有8个——商家版App用来维护店铺后台,用户版用来关注消费者体验。哪个电商平台优惠活动多、哪个平台服务费用高、哪个是新模式,他心里门儿清。记者看到,张佃忠在美团外卖开设的“菜老包睿星农贸市场店”里,不只有自己摊上的70多种蔬菜,还有干果炒货、肉类、菌菇、时令水果、鱼虾蟹贝、面点豆品等20多个品类,产品达3000多个,可以说是把菜市场“搬”到了手机上。

经营一年多以来,最让张佃忠自豪的是店铺的配送满意度一直保持在100%,取得这样的成绩,他自有一番心得,“通过线上用户,能很直接地体会到现在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网上下单的顾客最看重的是产品质量,需要给他们仔细挑选,对价格反而不如线下顾客敏感,像荷兰豆、茭白、芦笋这些单价在10元以上的蔬菜在线上的销量要好得多。”记者看到,在张佃忠刚刚接到的一个订单中,顾客特意备注“韭菜最好要细根的,猪肉要外脊肉,切成片。”在张佃忠的线上店铺里,还专门开辟了“煲汤专区”“火锅专柜”等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的品类,甚至按照菜品把食材的种类和数量搭配好,按份销售。

每天凌晨4点前往华中蔬菜批发市场进货,在摊位上一直忙活到晚上8点,张佃忠已经习惯了日复一日的“16小时工作制”,而线上买卖无疑会让他变得更加忙碌,不过他坦言这都是值得的。“触网”以来,张佃忠的销售范围由附近的几个居民小区扩大到周边5公里半径以内,他粗略计算了一下,在过去的一年,“线上店铺”为自己增加了30%的收入。

不过对张佃忠而言,最重要的并不是多了一项生意,而是意味着一种“升级”的可能。“80后”的他自称在同行中算是“青壮派”,对于新的一年,他有很多期许,“摆摊卖菜是没有门槛的,谁都能干。对于国内生鲜电商来说,抵达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是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我能在这方面把业务研究透了,未来的发展前景一定更好。”


喜欢

不喜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