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区旅游委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条件,以打造世界一流滨海度假目的地为目标,大力实施旅游扶贫战略,通过深化政府指导,加大市场运作,实施旅游大项目带动战略,逐渐走出了一条“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子,在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优化、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乡村生活环境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大场镇南辛庄村,海青镇刘黄崖村、徐官庄村,六汪镇大沟村,宝山镇胡家村,大村镇黄岭村等6个旅游扶贫村全部脱贫。 编制完成了《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青岛西海岸新区(黄岛区)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将包含扶贫村在内的乡村旅游作为重要板块予以考虑。强调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项目为支撑,按照全域统筹的思路,对全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建设各具特色、功能互动的乡村旅游功能区,构建起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全域统筹的乡村旅游大格局。鼓励贫困村、经济薄弱村大力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采农家果为主的乡村旅游和体验旅游。区旅游委帮扶的海青镇刘黄崖村获得市级旅游特色村扶持资金20万元,主要用于村庄绿化、墙壁粉刷等。 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意见从构建度假目的地产品体系、服务平台、创新旅游营销推介机制和提升乡村旅游度假品质等,多方面制定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发展乡村旅游的引导力度,为促进全区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关于加快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强调提升乡村旅游度假品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一是开展“旅游名村”评选,完善乡村旅游度假产品体系,每年培育评选一批自然环境优良、人文特色突出、旅游功能完善、基础设施健全、产业发展潜力大的旅游名村,给予每个入选村2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为全区乡村旅游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鼓励发展特色民宿产业,对于利用(租用)民房3幢、6个房间以上,或利用(租用)村集体用房、农林场房、国有闲置房产等单幢10个房间以上,或新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特色精品民宿点,每年遴选10个能够成为独立度假目的地、全面投入运营的民宿点,对年出租客房达800间夜以上的,每年度按照营业额的20%进行奖励,年度最高奖励100万元。 2017年8月底组织旅游扶贫村赴临沂、济宁、泰安、济南、淄博等地乡村旅游点进行乡村旅游考察培训,并就民宿建设等进行重点座谈;11月组织重点景区参加全省旅游规划培训;11月组织新区6个旅游扶贫村主要负责人参加市旅发委组织的乡村旅游培训,本次培训除进行课堂培训外,还赴临沂朱家村、竹泉村、红石寨等进行调研座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