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出台农村精准脱贫方案 贫困人口就医“先治疗后结算”
近日,《青岛市农村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将把贫困人口纳入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范围,优先给予减免相关医疗费用。《方案》明确,到2018年,将实现全市经济薄弱镇街卫生院、村卫生室和贫困村卫生室建设与管理达到我省相关要求,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确保所有患病贫困人口都能得到有效、及时救治,为全市率先完成农村精准脱贫工作任务提供有力医疗卫生保障。 《方案》要求,要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各区市要建立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常用药集中采购和定期供给制度,并出台贫困人口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免费服药服务措施。贫困人口在镇街卫生院就诊的一般诊疗费自负部分可给予减免和提供中药免费代煎服务。逐步推行贫困人口就医 “先治疗、后结算”机制。将贫困人口纳入疾病应急救助制度范围,优先给予减免相关医疗费用。落实困难居民医疗救助制度,低保家庭成员在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押金按80%比例予以减免。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员及时协同相关部门纳入精准脱贫救助范围。 强化公共卫生保障措施。对患病的贫困人口将明确一所定点医院、确定一名家庭医生、签订一份承诺书、制定一张健康卡、建立一个健康档案、进行一次健康查体、组织一次健康会诊、发放一张健康明白纸。鼓励区市结合实际将贫困人口纳入老年人查体范围,提供包括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心电图、血常规等10余项检查在内免费健康查体服务。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各区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薄弱镇街卫生院、薄弱村和贫困村卫生室帮扶工作措施。到 2018年,全市100%的镇街卫生院建立国医馆或中医综合诊疗区, 100%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基本实现农村区域基层中西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均衡发展。 强化城乡医院对口帮扶政策。建立二级及以上医院帮扶薄弱镇街卫生院制度,提升镇街中心卫生院的急诊抢救、二级以下常规手术、正常分娩等医疗服务能力。协调青大附院、市海慈医疗集团、市中心(肿瘤)医院派出专家分别到北部医疗中心、平度市中医院、平度市人民医院挂职。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培养。开展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培养工作,开展包括临床、医技等适宜技术、用药知识在内的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开展乡村医生免费定向培养试点,逐步建立乡村医生 “区市管镇街聘村居用”的用人机制。逐步建立全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试点推行与包括患有慢病、大病等重点人群签订服务协议,探索基层全科医生慢病一体化分级诊疗工作,降低基层群众尤其贫困人口的慢病发生率和患者康复治疗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