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区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将围绕新区发展大局,进一步完善交易制度,创新工作方法,优化交易环境,以“高起点、高要求、高实效”为标准,全力打造公共资源交易新模式、新平台、新体系,争创全国一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今年以来,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按照省、市关于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关要求,进一步理顺我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形成与青岛市相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格局。以搬迁公共资源交易大厅为契机,对标先进地区的平台设置,对服务环境、功能划分及现场配备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升级,确保大厅功能齐全、服务高效、运行顺畅,树立地区行业标杆。“今年,我们将在顺利完成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平台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启用各类型交易的电子招投标工作,推进远程投标常态化,确保项目全程电子招投标覆盖率达到60%,节约招投标成本,进一步实现提速增效。”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和云计算优势,综合分析财政投资方向及规模,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真正实现信息化政府。强化对接效能,实现交易数据国家、省、市、区四级互联互通,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信息交互和技术共享服务。 此外,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以政府搭台、银企唱戏的形式,搭建起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桥梁。有贷款需求的企业签订中标合同后,金融机构以中标项目为授信依据,为企业提供在履行中标项目过程中的各类经营性融资需求,以及“保证金循环贷”等服务,形成方式灵活、手续便捷的融资服务平台,最大限度地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017年,新区将构建大数据分析平台,使公共资源交易权利运行由现场监督转变为线上线下监督相结合,将每一次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综合形成海量数据,运用大数据开展招投标主体行为分析、交易价格合理性分析,充分发挥大数据的照妖镜、晴雨表、风向标作用,及时对交易各方不规范行为进行预警和管控。 建立与上级及相关业务部门联动机制,使行政监督与专家评审有效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评审公信度和公平公正性。强化交易平台与施工(供货)现场“两场”联动,形成招标、反馈、惩戒的联动机制,遏制挂靠、转包和提供不合格产品等问题,营造诚信守法的交易环境。(苗壮) |